□记者 陆荣春 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摆放着一张张圆桌、一把把椅子;靠墙的书柜里,有很多课外书籍与杂志;展示架上还有志愿者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完成的手工作品……亭湖区先锋街道健康路社区“放学来吧”既温馨又充满童趣。7月22日上午,记者慕名前来采访时,不时见到家长将孩子送到这里来,“放学来吧”负责人隋金星和身着红马甲的大学生志愿者穿梭其中,或辅导孩子们做作业,或教孩子们画画。 隋金星年3月生于山东烟台,父母是果农。自幼好学的她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大学期间,她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锻炼自己。大四她正思考准备到哪里工作时,江苏省委组织部联合相关部门到山东大学宣传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政策,并动员有志者报名。她遂报名应聘并通过考核,年8月被分配到我市亭湖区先锋街道健康路社区。“既然选择了,就要踏踏实实好好干。”隋金星暗下决心,要学习优秀的社区工作者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开动脑筋多干实干,服务好社区居民。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4年的实践和积累,让她逐步从初出校门青涩的大学生、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成长为一名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在工作中,隋金星发现,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变快,很多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放学后,因家长还没到下班时间,形成了孩子无人监管、陪伴的“真空期”。如何关心放学后的孩子,让等待父母回来的这段时间更有意义?隋金星想到了依托办公场所资源,打造社区“放学来吧”。“这样的公共托管服务项目,是群众的期盼,也是社会的需求。在区、街道、社区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放学来吧’项目落实了下来。”隋金星说,此举切实解决了辖区周边双职工子女放学无人接、没处去的难题。现在,“放学来吧”在寒暑假也对孩子们开放,更是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自年6月份“放学来吧”开放以来,每天有30名左右小学生来到“放学来吧”学习、做游戏。隋金星每天在“放学来吧”陪伴孩子们,义务辅导,激发引导孩子兴趣发展,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余小时。作为盐城市一种创新的常态化社区服务模式,“放学来吧”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获评盐城市“十佳文明新事”。 隋金星还创新工作模式,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发展新活力引入社区工作中。她与紧邻社区的高校大学生社团协调沟通,在社区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平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让更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活动的方案制订和具体服务过程当中,使得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走访慰问活动、关爱儿童志愿活动等一系列社区活动中都出现了青年大学生的身影,一方面充实了社区发展的力量,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也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展示才华、增长才干。 隋金星响应号召,做创新创业的模范。她以家乡烟台苹果产业为基础,创立“木兮苹果庄园”创业项目,引导果农绿色生产,并充分结合自身优势从事互联网销售。她通过自学制作宣传微视频《苹果的故事》、探索社群营销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品牌优品。3年来,一直坚持品质为先,服务为本,“木兮苹果庄园”项目在消费者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形成了稳定增长的客户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年创业以来,隋金星每年会将创业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慈善事业,将公益植入到创业的根基,体现了社会责任感。 隋金星把大学生村官岗位当做青春的舞台,在基层岗位中奋发作为,展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她先后被评为“先锋街道综合先进个人”、亭湖区“最美巾帼创业者”、亭湖区“优秀共青团员”、亭湖区“身边的好青年(提名奖)”、盐城市“优秀大学生村官”,近日又获评市“最美大学毕业生”。“大家的认可和肯定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回忆起这几年基层工作的点点滴滴,隋金星笑着说,“我会继续努力,多想多学多做,立足岗位更好地服务基层,不负青春、不负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