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意见》和省委《实施方案》,认真落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即日起,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推出“高校书记校长第一课”专栏,在线共享高校领导人员思政育人微课、微视频和讲课稿件,把握“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思政育人示范作用。 今天,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戴斌荣为大家带来高校书记校长第一课。 秉承盐师校训,成就青春梦想 各位新同学: 热烈欢迎你们成为盐城师范学院大家庭的新成员! 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遭遇了史上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斗争,最美逆行的白衣天使、军民同心的硬核力量、乡村社区的守望相助……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关怀和尊重,深切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同学们生于非典,考于新冠,经历了超长版的寒假、全天候的网课、延期的高考,这段特别的经历使你们蜕变成长,学会了坚韧与奋斗,锤炼了品性与能力,体会到深深的家国情怀,感悟到沉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如今,你们选择了盐师,成为一名大学生,成为一名“新盐师人”,今天在这里,我就从盐师校训的缘起和传承两个方面,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图为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戴斌荣为级新生上“开学第一课”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作为一个标尺,时刻激励、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同学,也是叮咛所有校友的人生格言。 “厚德、博学、求真、笃行”作为盐师校训,既显示了鲜明的地域色彩,更突出了学校特点。盐城师范学院坐落在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的盐城,这里是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也是一片洒满烈士鲜血的红色热土,盐城地域文化精神在盐师校训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我校建校于年,开国元勋陈毅同志亲自题写校名。60多年的办学实践,历代盐师人积极弘扬和践行盐师校训,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内涵,赋予其时代意义。 我校坚守“师范”初心,做强教师教育。学校是全国首家通过师范全科认证的学校,《教育部简报》连续5年先后6次专题介绍我校教师教育改革的举措与成绩。年,《乡村卓越教师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作为东部地区赴新疆实习支教的第一所高校,年以来我校共派出23批余名师生奔赴新疆支教,《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我校融入国家战略,服务沿海发展。坚持自身办学与国家沿海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江苏沿海发展研究院成为全省首批15家重点培育智库之一,为江苏沿海发展持续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江苏省盐土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沿海万亩滩涂重盐碱地种植出亩产超千斤水稻,创下沿海滩涂大面积快速高效改良的成功范例,《人民日报》海外版予以报道。成立全国第二家、江苏首家湿地学院,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 我校传承红色基因,用“铁军精神”办学育人。校园内陈毅塑像、东进路、胜利河、铁军桥、校训墙,红色文化景观彰显育人本色。“新四军研究院”获批省高校重点哲社基地,“新四军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实践探索与创新”项目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三次被评为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涌现了“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王强教授,《典型引路信仰导航——以“向王强同志学习”主题教育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获全国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 可以说,“厚德、博学、求真、笃行”的盐师校训,包含了学与行、理论与实践、做学问与做人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是盐师人文精神最直接的呈现。 盐城师范学院建校于年 开国元勋陈毅同志亲自题写校名 图为校园内,陈毅元帅雕像 传承盐师校训,是全体师生共同的使命。 厚德,就要坚定理想信念, 永葆青春爱国志 “厚德”源于《周易大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厚德”为校训之首,意在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刻提醒师生自觉锤炼品德修为,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厚植道德沃土,构筑文明高地,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年,我校王强老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成为我校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典范。年,我校离休教师包斌夫妇又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称号。 爱国是一个人立德之源、成才之基。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是高度统一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坚定不移跟党走,奋力建功新时代,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盐城师范学院离休教师包斌夫妇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称号 博学,就要磨砺知识“硬核”, 练就专业真本领 “博学”源于《礼记·中庸》治学名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博学”为校训,意在教师要胸襟博大、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学生应勤奋学习、打牢基础、终身学习,真正做到本领高强。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青年,“大家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博学”体现了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我校的办学实践中,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一直铭记“博学”要求,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教学名师、专家学者。 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希望同学们要有自我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被”读书为“要”读书,变接受式学习为研究性学习,通过自我疑问、自我思考、自我解决的方式,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人文素养,做好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准备。 图为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 求真,就要保持“耳聪目明”, 激发无穷探索力 “求真”源于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求真”为校训,体现了学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青年交谈中曾说:“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 60多年来,历代盐师人怀揣教育强国的梦想,谱写了一曲生生不息、雄浑壮丽的科学探索、创新创业乐章。学校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5个,江苏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10个,“十三五”省重点建设学科6个。近五年,我校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余项。建成大学科技园、江苏农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沿海发展智库、省心理与认知科学大数据重点建设实验室、新四军研究院、苏北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等12个省级科研平台,助力我校师生科学探索之路。 青年人求得真学问,练好真本领,才能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才能乘新时代春风,放飞青春梦想。希望同学们始终抱有对科学、对真理向往的热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在深入社会、走进自然中培养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优秀品质。养成独立的科学思维和批判精神,不唯书,不唯师;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敢为人先,善于创造,勇于开拓,努力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图为盐城师范学院校园内陶行知塑像 笃行,就要勇于躬身实践, 且行且悟且成长 “笃行”源于《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以“笃行”为校训,昭示了全体盐师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将知行合一的个人提升和学校发展融入民族复兴伟大进程。这既反映了我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行动能力,也体现了我校广大师生员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志向变成坚定实际行动的恒心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近年来,全校师生对标“笃行”要求,一代接着一代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历磨炼、参与奉献、体验成长,已成为盐师校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美丽的天山脚下,有我校派出的“新疆支教”学生;广袤的基层乡村,我校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教师、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和苏北计划志愿者长期扎根在教育和经济建设第一线;无论严寒与酷暑,我校师生活跃在城市社区、乡村田野,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同学们在社会“大熔炉”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图为盐城师范学院新疆支教团向支教学校捐赠爱心书屋 实践长才干,历练出人才。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有限的,要想真正地做到融合贯通,明白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一定要注重亲身实践,在实践中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要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做起,不虚度每一天,不错失每一次成长的机会,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要始终牢记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更是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现者。只有为祖国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才会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获得更为广阔的舞台,实现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 同学们,“厚德”是思想灵魂,“求真”是价值追求,“博学”是知识气度,“笃行”则是行为风范。这八个字有机地凝练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规格。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盐师人无不恪守着这个规格,在日常工作中一直践行并持续丰富着校训的时代内涵。这是我校60多年办学育人的文化积淀,是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更是全校师生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 扬帆逐梦正当时,不负青春好年华。同学们,让我们用盐师校训点亮思想星空,用盐师校训照亮人生之路,用盐师校训成就青春梦想! 原标题:《高校书记校长第一课? 盐城师范学院戴斌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