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https://cm.39.net/bjzkhbzy/240514/l2p6p79.html< 6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盐城市亭湖区先锋大岛城西村棚改项目现场。沿着黄海西路一眼望去,现场大都已被平整。盐城市亭湖区先锋街道城西村党委书记李爱文指着周边对记者感慨地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他都“踩”过,每一户门槛他都“踏”过。在配合先锋、文峰等四个组团开展征迁工作中,这位带头让房的“当家人”,一直奋战在征迁第一线,成了群众的“引路人”和“贴心人”。 带头让房,兄弟亲戚也跟上 “今年雨水多,这个时候黄瓜应该能摘了。”这几天,李爱文73岁的母亲总“唠叨”着之前在老房子院里种的青菜、黄瓜、西红柿。 “放心吧,等我们有了新房子,一定再给你找块小菜园,让你天天去倒腾倒腾。”李爱文每次都是笑着安慰老母亲。 李爱文家住城西新村六区,先锋大岛棚改项目启动后,他的房屋也被列入征迁范围。他丝毫没有犹豫:“我是党员,又是村干部,就从我这里先开始吧。”他第一时间签订协议,迅速让房,带着年迈的父母住进了临时租的一套过渡房里。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兄弟及亲戚也都积极配合,首批签订协议、首批让房。 “工作人员反复为我们宣传、解读政策,补偿方案也很合理,更何况书记自己带头让房,我们跟着他不会错。”城西新村六区村民吴晓华(化名)告诉记者,当时他家有个阁楼,李爱文帮着测量大小,详细了解装修情况,并交上级部门专门会办。“他挨家挨户为我们‘精打细算’,这家杂物间产权不明晰、那家去年新装修……这是真心为我们老百姓考虑,为我们争取利益最大化。” 帮高龄老人安了“新家” “大爷,你今天身体怎么样?”“在这边住得舒心吗?”6月16日上午,李爱文和城西村七组村组干部朱星州再次来到盐城市亭湖区社会福利中心看望96岁高龄的孤寡老人仇怀庆。 仇大爷耳朵有点背,但眼睛不花,老人坐在轮椅上,双手作揖表示感谢,嘴里不停念叨着:“在这吃得好着哩、好着哩。” 仇大爷是城西村的五保户,多年来,一个人独居在40多平方米的城西新村一区1号的村集体用房内。而此次征迁,城西新村一区1号的房屋也被列入征迁范围,如何安置老人生活成为了征迁工作组和村组工作人员的心思。 李爱文第一时间来到老人家里,和老人谈心,听听老人意见,并将自己的想法与老人直系亲属说明。李爱文还跟老人讲明去福利中心平时生活都有人照顾,还会认识不少“好朋友”。在征得老人的同意后,李爱文第一时间与民政部门、养老院对接,最终妥善安置仇怀庆老人到盐城市亭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居住。 “以前老人住在村集体用房时,村里就安排专人帮他做饭,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现在去了社会福利中心,看着他被照顾得更好了,我就放心了。”李爱文说道。 为企业搬迁“做小工” 6月16日下午,记者跟随李爱文,来到新洋经济区袁庄村境内的一处闲置厂房。临时被安置在这里的盐城市海梦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赶制出口国外的订单。 “书记,这笔订单催得比较急,能不能帮忙在村里再招些工人?”海梦制衣公司负责人凌涛夫妇看到李爱文来了,很是欣喜,急忙说出了当前面临的困难。 “没事,放心吧,回去我就对接处理。”李爱文笑着回答道。 海梦制衣原来是一家村办的集体企业,改制后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城西村境内为数不多的规模以上企业,这次也被列入了征迁范围。当得知公司要面临重新选址、搬家等一系列“麻烦事”后,凌涛表现出不太愿意搬迁的态度。李爱文多次上门沟通,了解了凌涛的顾虑后,从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入手,与驻城的几家产业园区积极对接,最终为海梦制衣找到了一处就近的过渡安置厂房。 在海梦制衣公司搬迁时,李爱文又动员全村村组干部帮助搬迁。“我们有缝纫机近台套,布匹50多吨,还有若干个货架等,正常搬完至少需要一周时间。”谈及当时搬迁的场景,凌涛介绍:“包括李书记在内的所有村组干部都来做‘小工’,还自备了矿泉水,只用了三天就搬好了。” (全媒体记者:蔡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