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受新冠肺炎疫情停工停产影响,全球经济面临数十年来最沉重的打击,部分国家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同时受到冲击的,还有教育经济。中国的教育规模绝对全球之冠,共有各级各类在校生2.8亿人,专任教师多万,教育人口近3亿人,除极少部分省份在3月中下旬高三初三年级复课外,其他学段和年级2、3月以来均开启宅家网课模式。史上最长寒假之寒意袭来,使原本火热的教育消费市场迅速降至冰点。今天,小爱与诸君一起盘点,受疫情影响,哪些教育经济很受伤、很受伤?

Ⅰ民办学校首当其冲

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发展统计公报》,全国现有民办学校18.4万所,占全国学校总数的35.4%。其中民办幼儿园16.6万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62.2%,俨然已经占据学前教育的大半江山,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分期分批、错峰返校的原则,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将幼儿园开学放在最后,并未明确具体时间表,这是由幼儿园的年龄结构决定的。只有江苏省提出4月7日幼儿园作开学准备,盐城等地提出原则上于4月13日开学。尽管是根据幼儿家长意愿实行按需弹性入园,但很多家长还是不买账,质疑幼儿园怎么早开学,这节奏是不是太快了一点?从各地开学复课的通知,可以得出一个判断,就是占民办教育主体的民办幼儿园开学仍是未知数,甚至有可能这个学期都开不了学。教师费用是民办学校常规性支出项目,约占每年学费收入的40%-50%。没有学费收入,但教师的基本工资不能停,五险一金还得继续缴,不发不缴势必造成师资流失,如果前期还有基本建设投入贷款还款,那举办者资金压力就大了,能否撑到开学未可知也。

Ⅱ教育培训机构也不例外

不少网友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印象是“把家长钱包掏空了、把学生时间占完了、把老师形象搞坏了”,争议很大。小爱认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也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没法个性化培养的音体美等特长素质教育,家长、学生有需求,校外培训机构可以去做,规范、安全、合法即可。当然,违法的另当别论,坚决赞成清理取缔。这个不是今天讨论的主题不再赘述。疫情期间,培训机构线下教育也被按下“暂停键”,如贵州省教育厅明确自1月26日起全省校外培训机构暂停开展各类线下培训活动,各省对疫情期间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的政策类似。目前,仅有西安市对中高考补习班实行“准备到位一家、同意开学一家”。培训机构距离全面开学遥遥无期,房租、人工工资一样不能少,还有的家长要求退还预交费,很多面临现金流链断裂。仅2月份以来,全国就有数十家教育培训机构因关停、不返还消费者预交费被投诉,其中不乏知名机构。

Ⅲ“双创”大学生很无奈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火遍全国,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投身于“双创”热潮,不少在校大学生们也逐渐成为了“创客”中的生力军,催生了一大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当前高校停课,大赛停办,团队难以齐聚,”双创“自然而然就受到影响。当然,就业是当前影响最大的,择时另文细述。

Ⅳ学区房学租房很萧条

那些牛气哄哄、打着优质中小学招牌的教育地产学区房,还有的老牌知名学校周边学租房,平时房价、房租都高得离谱,有时候还一房难求。现在同样遇冷,新房有价无市,再吆喝、再打折也鲜有人掏出真金白银,租房的也有很多家长因为开学时间不确定而选择退租。

Ⅴ周边服务业关了

包括学校周边餐饮、小超市、书店、游乐场、网吧等等主要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服务业,平时靠着薄利多销,每天营业额还是很可观的。现在消费群体不再,谁开门谁亏,开得越久亏得越多,只有暂停营业,静候神兽归来。

Ⅵ食堂供应链断了

千万不要小瞧学校食堂,这可是个大市场。比如贵州全省近1.8万个学校食堂每天就餐学生达万人,每月食堂农产品需求量在10万吨以上。学生不在校,农民养的猪牛家禽、种的蔬菜瓜果也就失去原有的销路,影响了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农民增收脱贫也就更难了。

疫情下,这些涉教行业的确很受伤、很受伤,有的伤筋动骨,有的伤及五脏六腑,有的奄奄一息。各行各业都不容易,背后是千千万万人的饭碗,伤的是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粮。好在,各地都在全面复工复产逐步复课,全国经济在复苏,教育经济也在回血。

春已暖,花亦开,别把自己搞得那么凄凉,日子要过路还长。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