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6/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

12月2日,记者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坞港村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看到,新修的机耕路、水渠等基础设施,错落有致地分布于田间,一幅高效绿色生态的高标准农田新画卷徐徐展开。

“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了,时刻为咱老百姓着想。现在我们两季亩均纯收益达元以上,土地租金按时兑付到户,而且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大型的播种机、无人喷药机等都用了起来,越来越现代化!”提起高标准农田建设,亭湖区盐东镇广德家庭农场负责人征连成赞不绝口。

据了解,去年亭湖区盐东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户坞港村,项目建设规模1万亩,在充分尊重民意、流转与自种相结合的基础上,借鉴周边试点镇村“小田变大田”“一户一块田”的成功经验,扎实推进土地复垦、河道整治。

“我村在去年全域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的总体要求,共平整土地亩,填埋废弃沟塘个,复耕田间道路63条,新增可耕作面积亩,并新建硬质道路20.3公里、灌溉站12座、防渗渠9.38公里、机耕桥18座、大小涵洞座、集水井18组、输变电线路0.6公里,栽植苗木余株,实现了流出土地农户、种植户以及坞港村集体三方共赢。”坞港村党总支书记杨浩告诉记者。

坞港村是亭湖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打造集中连片、设施完善、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巩固粮食产量,推动全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该区建成高标准农田37.9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达75%。

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亭湖区深入推进“三项结合”,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全面开展。通过“小田变大田”改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推进,村土地渗溢面积达到8%以上,增加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富民强村”行动相结合,鼓励村集体组织牵头实施土地流转,培育新型主体,促进规模经营,并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农户土地托管代种等模式,实施集体经营项目,统筹实现集体富、带民富。在此基础上,该区还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重点围绕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区等区域,配齐周边农田设施,整合乡村旅游等项目,着力打造村美、房美、田美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12月3日,记者走进位于亭湖区宝瓶湖街道庆丰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只见推土机、挖土机不停穿梭,平整土地田块、整修田间道路、清淤疏浚沟渠、架设泵站桥梁……处处都是施工队员忙碌的身影。

“该项目于10月13日开工建设,建设规模亩,投资万元。通过对项目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智慧灌溉系统建设,实现一人一千亩的种植模式,同时利用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