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志愿服务条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法治化,促进学雷锋活动科学化、常态化,提升全市上下志愿服务意识和水平,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等部门联合在全市组织开展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 经层层推选、择优推荐、征求意见、审核评议,确定了15名最美志愿者候选对象(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15个最佳志愿服务候选组织、15个最佳志愿服务候选项目和15个最美志愿服务候选社区,现予以公布,接受公众投票。具体投票规则如下: 1.投票时间: 年1月30日17:00—年2月6日24:00。 2.投票方式: 点击智慧盐城手机APP、盐城发布 “种下平安树,打造安全年”项目由东台市蓝天救援队从年开始实施,项目致力于安全自救互救知识培训与推广,参与注册志愿者50人。 项目实施过程中,蓝天救援队自创“应急普及讲座知识库”,组织12名优秀讲师走进校园开展应急知识普及与协助疏散演练,帮助学校师生掌握必要的应急求生技能。救援队助力“平安校园”创建,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延伸为安全月、安全年活动,在东台市5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应急知识普及,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仅年受益人数就达到人。 同时,救援队组织志愿者分赴40多家社区、单位和企业开展活动,协助疏散演练,实施效果斐然,社会反响热烈。该项目入选东台市首届公益项目创投大赛,参加年省第二届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并获银奖。 东台市村居“救急难” 互助会项目简介 东台市村居“救急难”互助会由东台市民政局于年6月开始实施,参与注册志愿者人。 村居“救急难”互助会是以村居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热心公益的人士及其他志愿者为主要成员,为年老体衰、大病重残、智障失能、突遇灾祸等困难群众提供服务的群众性、公益性社会组织,现已发展至家,基本实现了全市村居、社区全覆盖。通过身边人帮身边人,及时发现困难群众,主动帮办救助手续,既解决了群众的“急难”,又弥补了政府救助的“时间差”,实现了对困难群众的“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东台市村居“救急难”互助会被省民政厅评为“年度江苏省现代民政建设十项创新优秀成果”,被民政部评定为年“全国社会救助领域最佳创新实践成果”,被盐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表彰为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 建湖县“以老助老” 携手同行项目简介 “以老助老”携手同行项目由建湖县助老志愿服务中心年1月正式开始实施,参与注册志愿者人。 项目突出以老助老,倡导“邻里守望”,鼓励社区低龄、健康老人和75岁以上的高龄、生活困难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就近就便开展“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购、助缴、助修、助行、助学、助乐等“十助”志愿服务活动,让“小老人”老有所为,让“老老人”居家养老。县城16个社区和周边9个村成立了助老志愿服务队,72家爱心企业主动签约加盟,名志愿者与名老人组成帮扶对子。 该项目荣获第二届省志交会金奖和第五届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并入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先进典型候选名单,相关经验在《江苏精神文明建设简报》上刊登。 建湖县“萤火虫”文化进基层 志愿服务项目简介 “萤火虫”文化进基层志愿服务项目由建湖县“萤火虫”文化公益协会于年1月开始组织实施。 项目以“文化进基层”为载体,发动全县的文化志愿者,通过歌舞、淮剧、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向社会弱势群体和全县城乡居民送温暖、送欢乐。 目前,他们已陆续开展了进社区文艺演出、进敬老院慰问老人、进兵营军民联欢、进农村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专场演出30多场,参与志愿者已从最初的50多人发展到多人,预约参与人数突破千人。“萤火虫”文化进基层项目,正用自己微弱的光,点亮全社会爱心人士的心灯,照亮水乡建湖爱的天空! 射阳县“爱心助残” 公益服务项目简介 “爱心助残”公益项目由射阳县助残志愿者联合会于年底实施,参与注册志愿者人,旨在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念,推动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美好生活。 年5月,他们开展了“走村入户访残情”活动,组织志愿者对射阳县合德镇张林村残障人士的现状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引导名残疾人重塑信心。 年7月,他们组织了“无障碍设施排查”行动,冒着酷暑炎热对全县主要街道、宾馆、酒店、超市及窗口单位的无障碍设施进行实地摸排,并向相关部门提交了合理化整改建议,为残疾人出行提供了便利。 年8月,他们又组织多名志愿者参与“江苏省第七届特奥会暨残疾人田径锦标赛”的现场服务,为锦标赛在射阳胜利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事迹先后被各大媒体报道,得到省、市、县领导和锦标赛各代表团及运动员的交口称赞和一致好评! 阜宁县“幸福港湾”贫困妇女 精准扶贫服务项目简介 “幸福港湾”贫困妇女精准扶贫服务项目,由阜宁县爱的家园志愿者协会于年3月实施,在阜宁县20个镇(街道)个村(居)实施,参与注册志愿者多人。 该项目是省级创投项目,旨在排查筛选出有能力、有创业就业意愿的贫困妇女,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和精准帮扶。 项目实施前期,协会将志愿者分成五个组,奔赴各镇(街道)对贫困妇女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先后排查出贫困妇女人,并从中筛选出有能力、有创业和就业意愿的妇女,建立档案。在这一基础上,协会又通过开展健康快车、创业励志宣讲、技能培训、巧手脱贫等系列活动,切实增强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目前,协会已举办各类技术教育讲座80多场,培训贫困妇女多名,成功帮助多名妇女走上脱贫致富路。 滨海县“阅读种子计划” 书架进村小项目简介 “阅读种子计划”书架进村小项目由滨海县青橙之家志愿者服务站于年10月组织实施,参与注册志愿者50人,旨在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广泛阅读优质图书,拥有丰富多彩的童年。 项目以书架进村小公益阅读推广行动为载体,为农村小学班级制作书架,募捐图书,并邀请专业阅读老师,开设国学讲座,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 两年来,项目已为滨海东坎街道沙浦小学、正红镇黄浦小学等19所村小捐赠书架个,募捐图书2万册,向优秀困境学子发放含台灯、图书、笔记本在内的阅读大礼包份,受益学生达多人。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得到了滨海县广大师生的欢迎,也吸引了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广泛 “心怡计划”项目由响水县花语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于年底组织实施,分六个子项目,参与注册志愿者37名。 协会通过整合资源,对未成年人开展系统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救助等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协会建立了盐城市首家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云平台,着力实施“心怡普查”“心怡培训”“心怡剧场”“心怡关爱”“心怡讲堂”“心怡助学”等6个子项目,举办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宣传活动多场,受益家长3万多人次。 心怡计划共为1.3万名留守儿童和多名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较严重问题的未成年人提供了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服务,促进了全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项目具体情况曾被《精神文明报》宣传报道。 响水县“爱满三园” 助老情项目简介 “爱满三园”助老情项目由响水县少儿慈善会于年2月在响水县运河镇敬老院开始实施,参与注册志愿者人,旨在美化敬老院居住环境,并让老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可口的绿色水果和蔬菜。 项目实施以来,少儿慈善会在敬老院内建成了多平方米的花园和果园,园内花、草、果、木品种繁多,常绿性、季节性苗木相搭配,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建成了多平方米的蔬菜大棚,让老人们在寒冷季节也能吃上新鲜可口的蔬菜;搭建了60平方米的车棚,解决了敬老院车辆停放难的问题。 “爱满三园”助老情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缓解了敬老院的经济压力,而且示范带动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让公益参与养老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年3月,该项目被响水县文明委评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并在全县推广。 盐城市大丰区“搭把手” 行动项目简介 “搭把手”行动由大丰义工联于年3月开始实施,参与义工人,旨在关爱帮助大丰城乡社区有重残病人的家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为常态化、长期化、制度化开展“搭把手行动”,义工联成立了14个结对小组,每组由1名组长、10余名成员组成。结对小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上门活动,帮助重残病人家庭买菜做饭、料理家务,并不定期登门慰问、陪伴病人浏览风景区,鼓励引导他们树立信心、积极生活。目前,义工联已累计发动义工人(次),组织活动8次,陆续帮助了14户重残重病家庭,引起了社会广泛 年,该项目被评为大丰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盐城市大丰区“小水滴” 助学行动项目简介 “小水滴”助学行动由盐城市大丰区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小水滴志愿服务队于年初组织实施,旨在通过一对一爱心助学,帮扶困境儿童顺利完成学业。 四年来共有名注册志愿者参与,捐助资金50.47万元,常年提供衣物鞋帽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83名困境儿童受惠。年起“小水滴助学行动”开展“微心愿”专题活动,帮助新疆察布查尔县19名儿童完成微心愿,并对其中4名特困儿童进行长期结对资助。 年赴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喀拉塔勒村小学开展助学行动,捐款6万余元,捐赠图书册,受到当地宣传部、团委充分肯定。助学行动也被评为“江苏省年公益创投项目”和“大丰年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盐城市盐都区“点亮微心愿” 志愿服务项目简介 “点亮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由盐都区楼王镇于年9月实施,目前已有近0名志愿者参与。 一个心愿就是一个小小的梦想,既承载着每名孩子的希望和成长,又凝聚着每位志愿者的爱心和正能量。 该项目把留守儿童作为重点服务人群,为了让服务内容更丰富、措施更精准、成效更贴心,该项目积极创新思路,“多方共商”关爱需求,“私人定制”关爱项目,“靶向跟踪”关爱效果;变“指定服务”为“定制服务”,变“有啥送啥”为“要啥有啥”,帮助多名留守儿童圆梦微心愿。 “点亮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的效果,不仅体现在帮助孩子们实现了自己的小小心愿,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与温暖,更彰显了大爱楼王、厚德盐都的美丽品牌。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爱心送达” 敬老爱老志愿服务项目简介 “爱心送达”敬老爱老志愿服务项目由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街道蔡尖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于年1月实施,参与注册志愿者人,项目围绕“服务社区老人,打造安详晚年”的宗旨,积极开展敬老爱老、孤老助残、结对帮扶等志愿活动。 开展“送蛋糕献爱心”活动,连续三年为高龄老人在生日当天送去爱心蛋糕,送上真诚祝福。结合社区居民身心健康教育活动,为老人提供免费体检、免费义诊、心理咨询辅导和健康饮食讲座。开展定期走访“结对帮扶”活动,关爱空巢老人、贫困老人,送去日常爱心物资,陪伴老人聊天。 开展“特别优待行动”,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开辟绿色通道。定期组织开展老年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通过“网格化+志愿者+社会组织”多点联动模式,零距离聆听老人心声,不断提升社区老人“安全感”“认同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盐城市城南新区 “黄海微心愿”项目简介 “黄海微心愿”项目由盐城市城南新区黄海街道党工委于年10牵头组织,参与注册志愿者人。 项目以凝聚社会力量、传递人文关怀、推进基层治理为愿景,通过“微心愿”的活动载体和“互联网+”的网络效应,搭建了线上线下、互帮互助的公益平台,帮助各类群体解决小困难、满足小需求、实现小梦想,进一步唤醒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增强了党组织的感召力,形成了社区党组织引领下的“自下而上”区域自治和共治机制。 目前,项目已成功举办三季,征集微心愿70个,吸引0多人参与捐款,筹集爱心救助金近10万元,实现率%。年,“黄海微心愿”项目连续被新华日报、江苏文明网等十多家省、市媒体报道,年,“黄海微心愿”入选江苏省委组织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典型案例。 新四军纪念馆 志愿服务项目简介 新四军纪念馆志愿服务项目发起于年8月,现有注册志愿者名,其中大学生志愿者名,社会志愿者49名,设有社会教育服务、展览讲解服务、资料收集整理、景区秩序维护、观众问卷调查以及社区讲座等志愿者工作岗位。 纪念馆志愿者服务站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相继与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等众多高校及义工志愿组织、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共建,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为游客提供志愿讲解服务;组织志愿者参与口述史资料采集工作,参与纪念馆举办的各类纪念活动;深入社区、学校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宣传红色文化;在法定节假日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免费为游客发放宣传资料;担任展厅和广场文明旅游劝导员,对游客进行旅游安全提示、禁烟提示、文明如厕提示、节约用水电提示、便民服务提示等。 由于新四军纪念馆志愿者服务工作组织出色,年3月被省文明委授予“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示范单位”称号。 最佳志愿服务候选项目投票 近期热点盐城牛了,国社赞完央视赞! 嗨翻天!盐城开建童话乐园! 盐城青年侯晋入选“长江学者” 消息来源:盐城市文明办 组稿:于雷 编辑:居奕名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注明出处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