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汽车、光电光伏、电子信息和大智能、大文化、大健康的“3+3”产业布局,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迅速扩张光电光伏产业,加快突破LD光电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外延片、芯片项目,全力建设中国沿海光电产业基地。 昨天下午,记者在盐城天合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二期生产车间看到,一台台自动化生产设备整齐排列,全部满负荷生产,一片片双玻组件正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终端产出。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多组栅双玻组件产品(MBB)正在量产。 盐城天合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顾明明:年下半年以来,盐城天合陆续推出了MBB天合富家系列产品,通过产品的研发,新工艺的推广,以及核心设备的改造,在行业内率先实现量产。 和传统产品相比,MBB产品优势非常明显,它的电阻更低,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发电效率,还可以节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浆料,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公司全体员工正在加班加点赶制订单任务,全力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据了解,该公司三期项目正式投产以后,可新增产值10亿元。四期项目1.2GW光伏组件已经开工,今年6月份建成投产。五期项目MW光伏电池和2GW光伏组件项目已签约。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额亿元、税收3亿元。 盐城天合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顾明明:在整个制造业,大力推展智能制造及智能化生产的大环境下,与阿里云联手合作开发云数据处理中心,以及云数据技术应用,配合公司智能化硬件的改造升级,使公司制造生产这一块更智能化、产业更数据化。 在企业个体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光伏产业的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光伏产业是全市重点打造的新兴特色产业之一,也是该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该区还围绕“十三五”时期实现“10GW组件、10GW电池、10GW硅片、10GW材料”的目标,引导支持企业迅速做大规模、提高技术、提升效能、增加效益,搭建全产业链的“四梁八柱”。短短几年时间,已吸引和集聚天合光能等规模企业近百家,产业规模已达百亿元。截至目前,全区已入驻天合国能4.4GW组件、2GW电池,阿特斯3GW电池、润阳3GW电池、东芝三菱逆变器、禾望逆变器等一批龙头项目,形成了硅片、电池、组件以及逆变器、浆料、铝框等配套齐全的产业链条。3-5年内,将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建成中国沿海光电产业基地。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