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江苏省科协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01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属性加强政治引领。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江苏省科协党组率先垂范,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每次党组会第一议题,组织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13场次,其中交流研讨7场次,及时传达并贯彻中央、省委重要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工作,党组领导分工抓落实,推动巡视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到位。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开展“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览,2万余名观众现场参观展览,线上浏览量超12万人次。制作“奋斗者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模型,在“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展出。向江苏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发起《学党史办实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倡议书。举办两期青年科技人才党史教育培训班。举办江苏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暨演讲大赛、“科协青年说”党史学习教育专场活动。《科学大众》杂志“说句心声给党听”栏目入选中宣部“青少年期刊讲党史”个重点选题。深入实施“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联合南京市科协开展“共学共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4场次。服务引领科技工作者。组织开展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全省举办线上活动场、线下活动多场,超万人次参与。召开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与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积极建言献策,相关建议得到多位省领导批示。组织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推选,多名人选进入第二轮。组织参加中国科协“十大”,4人当选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组织院士专家疗养活动3批次,得到院士专家一致好评。在重大节日前后走访慰问著名科学家、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海智专家、基层“四长”代表等。南通市科协参与主办“金秋圆梦爱在通城”青年科技工作者专场联谊交友活动,为青年科技人才联姻牵线搭桥。宣传举荐科技人才。评选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推荐的赵淳生院士获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成为江苏省首位获此殊荣的科技工作者,省委书记吴政隆批示肯定。开展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2项提名进入综合评审公示环节,成功推荐1名同志被表彰为首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先进个人”。注重服务基层,优化实施“托举工程”,遴选资助名青年科技人才。组织“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剧目《旋翼人生》赴镇江公演,现场0余人、线上近7万人观看演出。依托科学家故居等载体,试点建设4家“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02推进改革创新,增强科协事业发展动力谋划科协事业创新发展。成功召开江苏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省委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向全省科技界发出了“勇当江苏现代化建设开路先锋”的号召,选举产生新一届省科协领导机构,明确了今后五年全省科协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制订《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意见》,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热潮。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深化工作调研,编制并印发省科协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改革任务全面落实。成功争取将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工作列入年省级督查检查考核计划;推动各设区市先行自查,认真组织现场督查,协调省委督查室、省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省纲要办成员单位等参与,推动督查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省95个县(市、区)科协%出台深改方案,新增7家实现独立建制、11家设立党组、11家科协负责人参加同级人大政协常委会。其中南京市科协在市委支持下,11个区科协全部独立建制并设立党组。持续跟踪督查问题整改,定期向省委报送《关于全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专项督查的报告》,并抄送各设区市委,推动科协改革走深走实。改革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持续强化学会“两化”建设,目前省级学会共有职业化工作人员人,其中42人担任学会秘书长。优化学会综合能力评价,将指标层级从三级压缩到二级。开展学会创新发展课题研讨,探索学会改革新路径。加强学会监督管理,指导批准省生物物理学会等6家新学会筹建,新吸纳省海洋学会等3家学会为省科协团体会员,撤销团体会员资格1个。研究制订高校科协综合能力评价办法,持续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全省企业科协突破家,位居全国第一。03汇聚创新要素,彰显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实施“科创江苏”行动。持续深化“省会”合作,推动与中国电子学会等9个国家级学会续签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宇航学会等4个国家级学会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研究出台“科创江苏”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对3大类69个项目立项并顺利完成结项评估。在泰州海陵区、无锡江阴市开展“科创江苏”试点县区建设。无锡作为“科创中国”第一批试点城市,积极作为,引进国家级学会创建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研究院等5个创新载体。徐州、常州成功入选中国科协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徐州市科协在“科创中国”平台发布首批“揭榜挂帅”10个项目,已有4个项目成功揭榜。常州市科协推动发布首期规模亿元的“常州龙城科创发展基金”、60亿元的“常州天使引导基金”。镇江市科协举办“市会”合作助推G产业创新走廊人才建设大会,与8家省级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援助新疆、西藏、青海海南州科协项目建设,组织院士专家开展“江苏院士专家宁夏行”,达成合作意向14项。苏州市科协获得由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集体”称号。汇聚海外创新资源。成立“江苏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联合地方政府主办绿色技术与投资(南京)国际峰会、苏州科学家国际峰会、第五届中国(连云港)国际医药技术大会,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海外团体合作举办中欧新冠疫苗及免疫保护研讨会、“碳达峰、碳中和”国际高端科普报告会等活动,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与合作。联合主办第29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推动两岸科技人文交流合作。加强省级离岸基地试点建设,累计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团队个,推动个海外项目在省内孵化。新建10家省级离岸基地,新聘10位海智特聘专家。举办第七届苏台青少年创新创意大赛,苏台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论坛等,服务两岸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凝聚专家智慧服务科学决策。举办江苏科技论坛,集聚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内的一批顶级科技人才,围绕“绿色转型率先达峰”主题建言献策,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爱军全程听取报告,会后汇总形成的科技工作者建议获省委书记吴政隆肯定批示。结合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立项资助“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的生态补偿方案研究”等50个软课题。首次立项资助15个省科协“十大”代表调研课题项目,推动代表履职尽责。选聘位科技智库专家,认定10家科技创新智库基地。围绕科技创新热点、民生发展难点、疫情防控重点等问题设置选题,组织专家开展专题研讨,上报《江苏省科技工作者建议》《江苏省科技智库专报》23篇,获得省领导批示26篇次。两篇建议分别被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和《调研动态》刊用。助推科技创新创业。组织开展“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共有2个项目入围6个领域的决赛,其中18个项目与地方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协议。与省供销合作总社签订共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与省工商联签署建立科技联络员制度合作协议,有效增强民营企业创新服务能力。围绕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会同国家级、省级学会和相关产学研机构持续打造19个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着力攻克“高线速度轻量化齿轮传动系统关键技术”等33个企业“卡脖子”技术,推动“污泥热泵干燥装备及系统产业化”等56个成果转移转化,协助企业培训人才超2万人次。泰州市科协搭建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平台,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04建设科普江苏,提升科学文化软实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召开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回顾总结“十三五”重点工作,部署安排“十四五”重点任务。推动省政府发布实施《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年)》,通过召开宣讲报告会、在主流媒体进行专题解读等形式,推动全面贯彻落实。持续开展—年度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超过65万人、.7万人次参与网络答题。组织开展年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江苏赛区活动,.8万人次参赛。举办第三十三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多万青少年参加。4个集体、6名个人获得全国“十三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加强科普服务产品供给。发挥科普周、科普日等品牌活动作用,带动江苏省各地开展0多项各类科普活动。首次实施科普创作出版扶持计划,遴选25个科普(科幻)创作选题进行出版资助;编撰并出版科普图书4本。首次举办江苏省老年人智能手机运用大赛、碳达峰碳中和科普知识竞赛、青少年航天知识竞赛和科普摄影大赛。做优“科普云”信息服务系统,资源总量达8.09TB,其中自主研发2.99TB。组织第十二届省优秀科普作品和第七届江苏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赛,评选获奖作品件和件。盐城市科协牵头成立黄海湿地科普共同体,全面宣传湿地生态系统知识。宿迁市科协打造“宿豫科普”官方抖音账号,吸粉.6万。健全科技志愿服务体系。扩容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全省注册科技志愿者12.9万多人,组织数多个,平台发布活动数0多项,创建品牌项目数个,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江苏省科协院士专家科普乡村行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四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工作骨干线上线下培训3次,共计余人参加。加强志愿服务激励,推选1个项目参加中国科协、中央文明办联合举办的首届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展评交流活动,集中宣传46个先进典型。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推动江苏省自然科学技术馆作为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列入“十四五”规划,并开展项目选址和建设预研工作。推荐南京市江宁区等3个区县获批命名—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南京市鼓楼区等16个区县为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争取中央财政年度补助资金万元,支持科协系统13家科技馆免费开放。资助推动15家专业科普场馆扩大开放。成功争取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区域换展项目,在扬州地区实施3年期的区域换展。扩容江苏网上科普展示馆,新增“党领导下的科学家精神”等主题展览,累计总浏览量万次。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95家,新建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11家。印发《江苏省科普大篷车使用管理实施意见》,规范使用科普大篷车,放大使用效果。开展应急科普宣传。订购科学抗疫挂图1万余套、折页余套分发南京、扬州等地,更新“科普中国”防疫科普视频,在各地科普媒介上滚动播放。组织人次科技志愿者分赴各检测点、卡口点,开展抗疫志愿服务。累计向社区、医院等抗疫一线单位捐赠防疫物资、生活用品百余万元。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应急科普环省行活动,辐射苏州、镇江、南京、扬州等地。05夯实组织基础,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印发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手册和白皮书,签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出台《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党建工作三级责任清单》。加强党支部建设考核,制定《省科协机关党委、省科技社团党委党支部分类达标定级实施方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年省科协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清单》,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家省级学会在理事会层面建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学会秘书处建立62个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入库党员名,覆盖71个学会。建设有温度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创新科协代表服务方式,以省级学会、设区市科协为依托,创建南通市科协、省力学会等10家“科协代表之家”;优化代表服务平台功能,打造线上科技工作者之家。组织两期省科协“十大”代表专题培训,余名代表参训,代表履职意识和尽责能力有效提升。高效完成办公用房装修改造工作,建成数据中心,推进数字档案建设。强化网络安全,荣获全省“庆祝建党周年网络安全保障优秀单位”。继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优化县级科协能力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基层科协“四服务”能力。将吸纳“四长”进入科协组织正式写入科协章程,目前全省登记在册“四长”1.08万人,县区街镇科协组织总体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覆盖。“科协基层组织建设‘4+1’试点工作”成功入选省委改革办等部门联合策划的融媒体节目《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加强农技协组织建设,市级、县级农技协联合会覆盖率分别达76.9%、50%。淮安市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科建工作,把更多科技资源融入“两个中心”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举办两期领导干部培训班,选派10人参加省委组织部主体班等培训学习,组织开展法规、意识形态、保密安全、疫情防控等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平。加强干部轮岗锻炼,选派2名干部到科技镇长团挂职锻炼、1名干部担任省派驻村第一书记,选派机关3名同志到事业单位一线任职。持续优化干部队伍配备,统筹用好职务职级资源,向省委组织部推荐晋升2名二级巡视员,选拔任用1名80后直属事业单位正处职干部,晋升8名一到四级调研员。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常态化开展平时考核工作,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科协系统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来源:中国江苏网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