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盐城,更要了解盐城 阜宁县地处江苏省沿海中部,县域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辖12个镇、3个街道和省级阜宁经济开发区、澳洋工业园、金沙湖旅游度假区、县现代服务业园区、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阜宁工贸兴旺,宜居宜业,先后荣获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国建筑之乡、江苏省文明城市等称号。 阜宁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适应新常态挑战,抢抓新发展先机,重大项目连续突破,全民创业蔚然成风,高效农业省市领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八有”民生惠及百姓,年进入盐城市综合先进行列。阜宁蓄势待发,商机无限,随着“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省委省政府推动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发展潜力日益凸显,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正在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一方投资热土。 阜宁人文生态优美。阜宁历史悠久,古称黄浦、宋称庙湾,清雍正九年(年)置县,自古崇文重教、尊道厚德,是知名的“淮剧之乡”“杂技之乡”“散文之乡”“长寿之乡”,素有“江淮乐地”之称。阜宁是著名的红色土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移驻阜宁18个月之久,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阜宁生态环境优良,射阳河、通榆运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交汇融合、通江达海,金沙湖碧水风情、马家荡生态湿地、古黄河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一类生态示范区,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天。加大绿色发展力度,培育绿色产业,建设绿色环境,倡导绿色生活,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依托我县红色遗存丰富、水绿特色鲜明等独特优势,构建观光休闲游、红色经典游、湖荡湿地游等特色旅游线路,金沙湖成功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阜宁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上,境内有国道和、、、等省道四通八达,沿海高速公路连接线、盐徐高速公路连接线接通县城,阜建高速公路年内建成通车。新长铁路阜宁火车站开通客货快运列车,沿海高铁加快建设,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即将开建,我县将成为拥有3个火车站的县份。淮安苏北国际机场和盐城机场开通北京、深圳等航班,分别距县城只有40分钟和50分钟车程。国家内河运输二类口岸阜宁港开通集装箱运输航线,直通沿海港口,基本形成公路铁路互补、水路陆路联运的立体交通格局。 城市上,围绕建设“苏北最美县城、宜居宜业集镇、生态绿色乡村”的目标,提升城市品质和内涵,县城建成区43.5平方公里、人口31.5万,是盐城市仅有的两个城区人口超30万的县份之一,规模和质态走在了苏北前列,着力打造江淮地区新兴工贸城市、江苏沿海次级中心城市、滨湖枕河红色旅游城市。 园区上,省级阜宁经济开发区大力推进“二次创业”,集聚大项目、承载大产业,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澳洋工业园向科技研发、生态环保等方向转型,建设省级高新技术园区。16个镇级全民创业集聚区侧重招引中小项目落户,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县现代服务业园区建设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打造苏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阜宁发展环境优越。阜宁人讲文明、守诚信、重法治,全民亲商敬商,连续9年获得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县称号。项目用地充足,对新上重大项目、独立选址项目实行“点供”,现有各类可置换厂房37万多平方米。 人力资源丰富,全县5万多中高级技术人员,县对企业引进本科以上人才给予补助,30家职业培训机构常年开展定向培训,能够满足各类企业的用工需求。金融业支撑有力,信贷产品形式多样,全县入驻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15家,存款总量超亿元,贷款余额超亿元。审批服务便捷高效,建立容缺审批机制,对落户项目实行帮办制、代理制,“阜宁帮办”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真心实意服务各类项目和企业,建立科级以上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及时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县成立客商服务中心,开通服务热线,为客商提供信息咨询、医疗卫生、子女教育、住所入驻等全方位导行服务,努力让客商在我县投资放心、生活舒心、兴业顺心。 阜宁产业体系合理。按照规模化、集群化的要求,着力构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机械、轻工等传统产业为主的“3+2”产业体系。新能源产业突出培育风电装备、光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风电装备产业依托国家特色新兴产业集聚示范区,以及国家风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阜宁分中心的优势,招引风电产业链项目,构建6平方公里产业集群,打造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海陆风电装备城。光电光伏产业以富晶钻公司和阿特斯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为龙头,全力打造协鑫-阿特斯光伏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以中一汽保集团为龙头,借助我县首批新能源汽车成功下线的契机,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制造、销售、维修、喷涂等汽车后市场专业化集群化发展。新材料产业以高性能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为重点,推进澳洋三期、德安德芳纶、上纬碳纤维、风电树脂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比重。节能环保产业以环保滤料产业为重点,依托中国环保滤料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的优势,着力招引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打造全国最大、实力最强的环保滤料科技示范基地。机械、轻工等传统产业以技术改造、合作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裂变扩张,重振传统产业“雄风”。 生活在盐城,更要了解盐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