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年,江苏很拼,拼经济、拼转型、拼转型、拼民生……除了这些,还有一件事,就是各市密集的行政区划调整:有的设撤县(市)设区、有的撤县设市、有的市辖区合并、有的设立新的行政区。地方热衷行政区划调整的背后,是怎样的诉求,又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 著名城市问题专家、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教授,解码区划调整背后的内在逻辑。 其中,对于无锡的行政区划调整,张鸿雁提出了大胆的设想:无锡应该以“双滨(滨太湖和滨长江)”城市作为定位,区划调整不应局限于主城区内,更应将一江之隔的靖江(现属于泰州市)并入无锡,成为滨湖跨江城市。如能实现,将对带动苏北发展起直接作用。 年江苏行政区划调整 淮安:并区、撤县设区、撤县设市同步进行 在年12月召开的中共淮安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淮安官方直接明确行政区划调整内容:“淮安市现有的清河区与清浦区将合并成立清江浦区、洪泽撤县设洪泽区、盱眙、涟水两县撤县设市”。 盐城:撤县设区让大丰市成为历史 年8月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在出席大丰领导干部会议时宣布了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调整盐城市部分行政区划的决定,“大丰市”这一称谓步入历史,作为县级市的大丰正式成为盐城市的一个区。 常州:苏南再无金坛市,戚墅堰区归入新武进区 年5月30日,常州正式对外宣布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决定:撤销常州市武进区和戚墅堰区,设立新的武进区。撤销县级金坛市,设立常州市金坛区,以原金坛市的行政区域为金坛区的行政区域。 无锡:三主城区并为梁溪区,划6街道设新吴区 |